不久前,位於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內的菜鳥驛站為了提高快遞包裝的循環使用率,在校園裏推行“回箱計劃”,回收快遞紙箱並進行再次共享使用,受到師生歡迎。圖為11月13日,寄件員(左)使用回收紙盒幫顧客包裝需要快遞的物品。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京東物流用廢舊快遞盒製作的“愛心小窩”。這些“愛心小窩”既可以提醒人們注重環保包裝的實用,也體現了對流浪動物的關愛。京東集團供圖
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居民消費的升級,商品包裝的需求量持續走高,包裝樣式也越來越講究。不少產品從過去的無包裝、散裝變成了如今的精緻包裝,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過度包裝的情況。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國家郵政局聯合推行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就《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和《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對外聯合發佈公告,倡導商家和消費者使用簡化包裝、綠色包裝。不少消費者表示,相比包裝精美,大家更在意產品本身。消費升級,提升的應當是產品品質,而不是外包裝。
“華而不實”性價比低
買東西有個好包裝,裏子面子都過得去。然而,包裝過度,消費者感覺不一定好。
武漢姑娘劉茜就曾遇到過“包裝的煩惱”。“很多快遞和外賣的包裝真的很誇張!之前我買一個電動牙刷,本來我認為東西會裝在一個小盒子裏,但快遞寄過來一個大箱子,害得我在快遞點找了好久才發現。打開一看,裏面並沒有多出什麼有用的東西,都是些泡沫之類的塑料,這多污染環境啊!外賣有時候也是這樣,一丁點兒調料都會鄭重其事地裝到一個精緻的盒子裏,真的很浪費!”劉茜嘆着氣説。
竹藤是世界重要的非木質森林資源。它們生長迅速、用途廣泛,不僅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在土地退化、氣候變化、塑料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世界性挑戰方面,也提供了重要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彩色的道路兩側,黃澄澄的“愛媛”橘子掛滿枝頭,掩映着一座座小洋房,自駕其中,仿若在畫裏穿行。“行在鄉村遊在路上”交通運輸部脱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四川第一站亦在這裏舉行。 路通人暢,果園飄香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兩山”理論已深入人心。理念的轉變,帶來了發展方式的變革,也換回了大地山川的靚麗容顏